筑路者的摇篮:沈阳路航工程技术学校的职教创新之路​

一、从边陲技校到工程重镇:历史沿革与战略定位

  沈阳路航工程技术学校的前身可追溯至 1985 年成立的沈阳市交通技工学校,其诞生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需求紧密相连。建校初期,学校依托沈阳铁路局的行业资源,专注于铁路工程与机械维修人才培养,为京哈线、沈大线等国家干线铁路输送了首批技术骨干。2003 年,学校顺应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浪潮,更名为沈阳路航工程技术学校,将专业领域拓展至公路桥梁、城市轨道、智能交通三大方向,并迁入铁西区北四中路新校区,占地面积扩大至 80 亩,实训设备投入超 2000 万元。

  在职业教育改革的浪潮中,学校确立了 “产教融合、德技并修” 的办学理念,形成 “一核两翼” 的发展战略:以工程技术教育为核心,以校企协同育人、国际化办学为两翼。2024 年,学校与沈阳理工大学合作建设网络安全技术综合实验实训平台,中标金额达 241 万元,标志着其在智能交通与信息技术领域的突破。这种 “传统工科 + 新兴技术” 的双轮驱动模式,使学校成为东北地区交通工程职业教育的重要基地。

二、工学交融的培养体系:专业建设与教学创新

  学校构建了覆盖交通工程全产业链的专业集群。道路桥梁工程专业采用 “项目制教学”,学生在教师带领下参与沈阳地铁 9 号线、浑南大道快速路等真实工程,通过 BIM 建模、沥青路面摊铺等实践环节掌握核心技能;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与沈阳地铁集团共建 “订单班”,学生在完成理论学习后进入企业进行 6 个月的跟岗实习,毕业后直接进入运营、维保岗位,近三年该专业就业率保持在 98% 以上。

  实训基地建设是教学创新的关键支撑。学校拥有东北地区最大的道路材料实验室,配备马歇尔稳定度仪、路面渗水仪等先进设备,可模拟不同气候条件下的道路性能测试;轨道交通实训中心则还原地铁车辆段场景,学生可操作信号控制系统、接触网检修设备,实现 “教学做” 一体化。2023 年,学校引入虚拟仿真实训系统,通过 VR 技术模拟桥梁施工事故应急处理,使安全教育的实效性提升 40%。

三、校企协同的生态网络:产业对接与社会服务

  学校构建了 “政校企行” 四方联动的合作机制。与华晨宝马、沈阳地铁等 30 余家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,共建 “现代交通产业学院”,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,每年提供 200 余个实习岗位。2024 年,学校与奇安信集团合作开发网络安全攻防课程,引入企业工程师担任兼职教师,学生在 “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” 中斩获网络安全赛项二等奖。

  社会服务能力是学校价值的重要体现。道路检测中心获得 CMA 认证,承接沈阳绕城高速、沈白高铁等项目的材料检测任务,年服务产值超 500 万元;继续教育学院开展 “新型职业农民培训”,为乡村振兴培养道路养护技术人员,近三年培训人数达 3000 余人次。这种 “人才培养 + 技术服务” 的双循环模式,使学校成为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技术支持力量。

四、双师型师资的锻造熔炉:队伍建设与科研突破

  学校实施 “三师型” 教师培养计划,要求教师同时具备教师资格、工程师资格和技能考评员资格。通过 “企业挂职锻炼” 制度,近三年选派 50 余名教师到中铁九局、中交一公局等企业参与工程实践,其中王教授团队研发的 “寒区沥青路面抗冻融技术” 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,相关成果已应用于沈丹高速改扩建工程。

  科研反哺教学成效显著。智能交通研究所与华为合作开发 “智慧公交调度系统”,该成果在沈阳浑南新区公交线路试点应用,使运营效率提升 15%;BIM 技术应用中心为沈阳北站综合交通枢纽改造项目提供建模服务,培养出 30 余名掌握 Revit、Navisworks 等软件的技术骨干。近五年,学校教师发表核心论文 60 余篇,获得专利授权 28 项,形成了 “科研项目进课堂、教学成果促产业” 的良性循环。

五、面向未来的职教新范式:产教融合 2.0 探索

  在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,学校正推进 “智慧校园” 建设。2025 年,投资 1200 万元的 “虚拟现实工程中心” 即将投入使用,该中心将集成数字孪生、5G+AR 等技术,实现桥梁设计、隧道施工等复杂场景的沉浸式教学。同时,学校与德国巴伐利亚州职业教育集团合作开展 “双元制 2.0” 试点,学生在中德联合培养模式下,可获得中德两国职业资格证书,为参与 “一带一路” 海外项目储备人才。

 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,学校创新 “交通 + 乡村” 服务模式。与法库县共建 “农村公路养护培训基地”,开发适合农村公路特点的低成本养护技术,培训当地村民成为 “家门口的技术员”。这种 “职教赋能乡村振兴” 的实践,被辽宁省教育厅列为典型案例推广。

  从沈阳铁路局的技工学校到现代化的工程技术学校,沈阳路航工程技术学校的发展轨迹折射出中国职业教育的时代变迁。在东北全面振兴的新征程中,该校正以 “交通强国” 战略为指引,通过产教深度融合、技术创新驱动,书写着职业教育服务区域发展的新篇章。这种 “立足行业、扎根地方、面向世界” 的办学实践,为新时代职业院校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。

本文网址:http://www.135678.cn/a/24.html

热门知识